了解那段红色历史的人都知道著名的工农红军第四军,这支军队拥有超乎寻常的战斗力,而且还是首支新型人民军队。革命期间,红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,在那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值得一提的是红四军一共有三任军长,其中两位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开国元帅:陈毅和朱老总。那么第三位军长是谁,他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1905年,王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。在父母的教育下,他从小就知道要努力读书,这样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。那时候,大家都以为王良会按部就班读书认字,然后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。
可是谁都没想到,被看作是柔弱书生的王良也有热血的一面。在跟叔叔王奇岳相处的过程中,王良接触到了红色思想。他认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,自己应该站出来贡献一份力量。所以他毅然弃笔从戎,踏上了艰难的革命之旅。
那时候恰逢老蒋在制造白色恐怖,在革命人士人心惶惶的时候,王良依旧选择跟从内心的想法。在之后的时间里,他跟随大部队参加了秋收起义,并且凭借出众的表现得到毛主席的肯定。
红四军成立之时,王良跟随伟人来到井冈山。对他来说,能够加入红四军是莫大的荣耀。刚到井冈山没多久,国民党就发动了多次反围剿行动。在此期间,王良率领红军小队多次重创敌人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为了鼓励王良,毛主席还特意将收缴上来的一块手表送给他。
陈毅从朱德手中接过红四军的时候,就觉得王良是个可塑之才。所以他决定重点培养王良,让王良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。随着反围剿战役的胜利,王良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,同时也开发出自身的军事才能。
1932年,陈毅被调到其他岗位上工作,红四军军长一职由年轻的王良担任。他知道接下这份工作意味着什么,所以为了不让组织失望,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。当红四军被大批国民军队追击的时候,王良不顾他人劝阻挺身而出,在后方掩护大部队撤退。
在他的掩护下,大部队成功摆脱了国民军的追击,可是他却在勘探敌情的时候被敌人发现,不幸中弹身亡。那一年,王良才26岁。得知王良战死沙场后,毛主席等人非常痛心,高度赞扬他是一位好干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良的名字逐渐被人忘记,他的事迹差点被埋葬在历史长河之中,好在如今也有王良军长相关影视片让更多人知晓。
幸亏相关人员在整理红军历史档案的时候发现了王良的资料,这才让他的光荣事迹被发扬光大。毕竟像王良这种勇敢又热血的革命英雄,就应该名垂千史。值得一提的是,红四军的两任军长都获封了开国元帅的军衔,如果王良没有牺牲,想必凭借他的能力,一定能建功立业,获得军衔是必然的,实在是令人惋惜。
只可惜,在危急关头王良决定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,挽救大部队于水火之中。红四军也因此保存了实力。毫不夸张地说,是王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革命精神。好在他的事迹后人并没有忘记,让人们知道在那个年代,曾经有一个意气风发的26岁青年选择牺牲自己保全大局。在那个年代,有很多像王良一样优秀的革命英雄在前线奋勇杀敌,他们可能有机会名垂千史,也有可能会战死沙场之后被世人所遗忘。
结语:对他们来说,一切都是值得的,他们信念坚定,早已将自己安全置之度外,也不是去追求功名,而是希望他们的付出能换来新的中国。也许会他们会被忘记,他们也愿意拼尽全力保家卫国,让自己的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。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,我们才能生活在和平年代,才能远离战火。如今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无数像王良同志一样为国捐躯的革命战士,将他们的宝贵精神发扬光大,铭记历史,让祖国变得强大,让那段历史永远不会再重演。
举报/反馈
毛主席红四军王良军长陈毅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